關懷日誌 -一包麥片的距離-

2025.08.28關懷日誌-01
清晨,他把水壺放上小瓦斯爐,等水滾。右膝像卡住一樣,疼得他必須先靠在桌邊緩一緩。醫師說要開刀,可他口袋裡的錢,連掛號都要盤算。
他今年八十二,有三高、常常睡不著,胃口也差。一天只吃兩餐,多半是泡麵;他想換成麥片,起碼暖胃、也比較不鹹,但他始終沒下手——那包麥片,得先讓位給房租和水電。

他曾在外銷公司跑業務,說起過去,眉毛會不自覺往上挑,像還能聞到港口的鹹風。民國一〇二年公司倒了,他也跟著退休,工作證像一張泛黃的船票,再也上不了船。更早以前,他和前妻分開,與家人斷了聯繫;他曾尋過扶養,但法院說他當年沒盡父親的責任,這條路也就到此為止。

現在,他每月靠中低收老人生活津貼四千多、國保六百,再加上慈濟的四千補助,扣掉兩千八的房租,付了水電,手上只剩五千多。數字在紙上排得整整齊齊,像一條已經收緊的腰帶,再也沒有多餘的孔可以扣。

傍晚,鄰巷的小孩追著球跑過,笑聲在狹窄的樓梯間回盪。他拄著傘站在門口,看著天空慢慢暗下來。晚餐還是那碗泡麵,他把調味粉減半,對自己說:「先把肚子填飽,明天再想。」
他沒有太多願望——右膝能少一點痛,夜裡能多睡一小時,桌上如果能有一包麥片,就更好了。若有人敲門,他只會先把門口的小地毯撣一撣,笑著說:「謝謝,你來就好。」

donate_image